如何看待职场中的「精神内耗」?如何缓解和治愈职场焦虑?

新年伊始,有网友表示,过去的一年工作压力特别大,一遇到困难的工作就心烦意乱,脾气不好,甚至会把这种不好的情绪带到生活中,导致就算按时下班,回到家也筋疲力尽,不知道该怎么缓解。

大家遇到困难的工作都是怎么应对呢,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情绪解救自己吗?

与其说打工人有职场「精神内耗」的问题,不如说是就业大环境的更替影响。

疫情蔓延的这几年,互联网大厂裁员、降薪、职场PUA、内卷等一系列动作不断,让打工人都感到前所未有的职业焦虑。

其实,很显而易见的「精神内耗」就是工作上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。比如互联网公司的暴力裁员、薪资缩水、职场内卷等等,都会让打工人陷入自我焦虑和自我否定的境遇。

图片

01

先谈谈工作的不稳定性

在一些社交平台经常看到有员工爆料,前一秒可能还在公司上班,下一秒就会被暴力裁员。很多公司甚至为了逃避给员工的经济补偿,都在变相的让员工自己辞职。

而且公司变相让员工走人的理由层出不穷,要么就是组织架构调整,要么就是向企业输送人才,再要么就是鼓励员工灵活就业

本以为互联网公司是薪酬天花板,谁也未曾想到现在却是不稳定性的代表。所以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前赴后继的卷考公考研,就是想在大环境中谋求一份真正的职业稳定罢了。

02

再谈谈薪酬缩水和职场内卷

正是因为疫情影响,不少公司都打着减员缩编的旗号,要么就是薪酬缩水,要么福利缩水,甚至还有的出现了让员工自带卫生纸上班的窘况。

老板挣不到钱的情况下,员工自然而然的得不到应有的薪酬涨幅。再没有更好的涨薪契机的前提下,不由自主的会被生活的压力所压倒,所以才会有心烦意乱和焦虑。

还有就是职场内卷,国外的推特员工为了不被裁员都在迎合马斯克的举措,然后各种疯狂加班疯狂内卷,只是为了不上裁员名单。更别提国内的内卷现状,名校学历扎堆可能只是为了争夺一个月薪过万的岗位。

很多内卷的人为了博得领导的喜欢,上班时间不干活下班主动加班搞内卷。普通打工人还真是玩不过,所以才会被边缘化被职场PUA。

图片

03

然后聊聊怎么缓解和治愈职场焦虑

对于毕业生来说,最大的职场「精神内耗」就是找不到靠谱的工作,没有足够的职场经验。毕竟现在的就业大环境对于年轻人来说,才算是真正的激烈竞争。

甚至还有很多高校毕业生,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延缓就业,只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核心竞争力。考研也好考公也罢,都是为了让自己在偌大的人才市场谋求一份职业发展。

其实,毕业生治愈职场焦虑的关键点就是提高自身竞争力,不断学习和增长技能

就应届生找工作来说,简历不会写,面试不会面,笔试没头绪都是问题,想要解决的最好经验就是学习别人的简历撰写技巧、面经指南、笔试经验再结合自身的亮点挖掘,才是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。

再有就是不断学习和增长技能的过程,有人会去考研提升学历竞争,也有人会去大公司大平台提升职业背书。要针对自己的岗位方向不断学习和增长职业技能,以此在就业大环境中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。

而对于有着中年危机的职场老油条来说,缓解职业焦虑的关键就是保证职业稳定发展,不会被随时淘汰或者优化

其实失业或者是被裁员都是不可控因素,如果没有特别大的价值,在用人单位眼里是永远不会保证养员工到老。

还是建议职场老油条们,除了积累平时重要项目的亮点,最重要的就是时刻关注瞬息万变的就业环境。

比如每三个月去更新一次简历,去面试几次,来观察自己的岗位在现有市场的变化趋势,以此来寻找更多的机遇,不至于在应对职业危机的时候束手无策。

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,要学会在副业中谋求Plan B。主业如果已经到达瓶颈和顶端,不如在副业领域寻找更多的可能性。

●比如有人在主业的同时,发展副业做自媒体,拍视频写稿带货也能多增加一份收入来源,以此来缓解职场中的「精神内耗」。

●再比如有人白天是白领,晚上可能是外卖员或者滴滴小哥,缓解焦虑的关键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困难,更多的可能是职业收入的缩水。

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事例。

有个朋友在互联网公司做产品设计,工作三五年都没有升职加薪,身边就有同事问她为什么不想着升职,反而这么无欲无求的。

她跟要好的朋友都是这样说的,在职场她的职业发展早已经达到瓶颈,就算再怎么升职加薪也做不到多大的涨幅。所以,她就是另辟蹊径选择了副业。

主业收入只有七八千,副业收入却有了三四万。她说,这就是她治愈焦虑的底气。就算哪天真的辞职了,她的副业也可以让她不会饿着。

图片

4

写在最后

归根结底,职场中的「精神内耗」问题都是职业迷茫期所产生的自我否定和焦虑。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

对于职场人来说,逃避解决不了任何焦虑。现实的社会教会了大家一个刻骨铭心的观点,治愈一切焦虑的核心就是想方设法的努力搞钱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壹哥职场说(ID:yiyue163)”,作者:壹哥,90双鱼座斜杠青年,知乎专栏作者、头条职场领域优质创作者,猎聘经授权后转载。

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猎聘立场。

图

收藏 · 14

图

赞同 · 21

相关文章

当前位置:
社区 > 如何看待职场中的「精神内耗」?如何缓解和治愈职场焦虑?